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近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获得批准,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喜讯标志着我国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4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名册,总数位居全球首位,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盛大和庄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根据我国传统的农历,春节正式开始于正月初一,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然而,实际上,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段时间都被统称为“春节时间”。在这期间,人们忙碌地准备着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包饺子、打年糕、逛庙会、除夕守岁、拜年祭祀等,旨在营造浓厚的“年味”。从城市到乡村,从街头巷尾到家家户户,无论东西南北中,辛劳了一年的民众都沉浸在欢庆的氛围中,共同分享这份“年味”。在爆竹声声、烟花绚烂的辞旧迎新之际,人们满怀希望地许下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春节亘古不变的主题。临近年关,不管身在何方,人们都要跨越山海向家奔赴,回到温暖的小家,更回到精神的家园故土、文化原乡。沉浸在春节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有我们对天地的敬畏、对先人的敬仰,尽情释放我们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承载这些文化内涵的民俗生活方式,虽然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形式上的转化,但刻在我们骨子里、融入我们血脉基因中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情感的自豪与热爱从未改变,并不断激励人们为明天的美好继续奋斗。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从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列为法定节假日,到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再到此次申遗成功,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现象背后,是当人们面对这个世界的矛盾冲突和各种不确定性时,春节所展现出的人们追求未来生活其乐融融、安定和谐的愿望。我们希望中国春节和春节文化能够增进更多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开展对话、交流、沟通,在理解、尊重中凝聚起更多力量,共同应对和平发展道路上的挑战,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春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无疑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开辟了崭新的篇章。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于传承之中寻求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服务于人类的福祉。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