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在奉贤地区,乘坐奉浦快线(BRT)的通勤者们近期纷纷注意到一个显著的变化:驾驶员的手似乎不再紧握方向盘。这一现象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因为尽管这些BRT公交车在外观上与普通的公交车并无二致,但在行驶过程中,司机的双手却始终远离方向盘。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自动驾驶的公交车在停车、刹车和靠站时都表现得异常平稳,而且似乎在道路上遇到的红灯次数也明显减少了。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无疑为公共交通带来了新的便捷与安全体验。

另外,在奉贤部分社区的出入口、街道上的出租车,以及产业园区内的物流、清洁车辆,以及公园中的流动补给销售车,似乎都已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向自动驾驶技术的转变。驾驶员只需轻松一摊双手,车辆便能自行驶向预定地点。

成功跻身交通运输部主办的自动驾驶与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名单的奉贤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得以推进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的先导应用试点工作。在此,将驾驶权交由机器的操作正日益加速进行。

早8时,在临港南桥科技绿洲园区,一辆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驶出停车场。主驾虽有司机,但更多扮演安全员的角色。

近期,在示范区内的商场、金海湖景区、医院、大型居住社区、产业园区和BRT站点周边,5台智能驾驶小巴也已布局。小巴共开行近10条自动驾驶线路,覆盖从社区到产业园区、轨交站点、旅游景点等“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

记者了解到,这些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小巴均拥有L4级自动驾驶技术,能够自主驾驶。车辆搭载的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视觉相机等,组成了车辆的“眼睛”,既能够保证车辆前方超过200米范围内的环境感知,也能360度捕捉道路上的动静,遇到障碍物或紧急情况,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确保安全。不过,根据相关标准,驾驶位仍配有安全员,专注于监控乘客安全。

示范区内的无人驾驶BRT则来自厦门金龙智能网联公交车。据介绍,奉浦快线是该企业在国内打造的第一条基于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商业运营的BRT线路。去年以来,该车型在奉贤智能网联示范区已完成自动驾驶载客里程2.9万公里,载客人数达到5.7万人次。

在技术层面,BRT所配备的自动驾驶系统具备实时监控路况、车辆及行人动向的能力,并据此作出明智的驾驶判断。同时,借助车路协同技术获取信号灯信息,BRT与路口信号灯能够实现公交优先和车路信号信息共享的互联互通功能。

简单来说,BRT系统在临近路口时会预先向路段的信号灯发送指令,从而在合理范围内将绿灯时间延长3到5秒。同时,路段信号灯的实时变化信息也会反馈给车辆,使车辆能够智能地调整速度,从而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发布时间:2025-03-10 18:22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