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一位病灶在大脑语言区附近的肿瘤癫痫患者,动一下念头,接到指令的机械手比划出了“2025新年快乐”的手语祝福; 同样,另一位病灶位于大脑运动区的癫痫患者,在手术后的两周内,也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康复。这位患者无需动手,仅凭意念就能操控微信、淘宝、小红书等应用,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也展示了现代医学的无限可能。

这两幕场景并非虚构。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全自主研发了一款具备256个记录通道的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近期,该技术已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了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的临床试验研究。在手术过程中,仅需几分钟即可精准定位脑功能区,术后仅需两天便可以开始进行试验。在两周的时间内,受试者就能够实现“脑控智能设备”和“意念对话”的功能。目前,所有受试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在本年的8月份,脑虎科技携手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毛颖和陈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实施了基于意念的合成运动临床试验。该试验的对象是一位年仅21岁、大脑运动区附近存在病灶的癫痫病患者。

项目团队手术植入256导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对患者脑电信号的高伽马频段进行脑电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高伽马频段(70—150赫兹)通常与大脑的复杂认知功能和神经活动同步有关,它能提供大脑活动的详细信息,尤其是运动和语言相关信息。

“256个记录通道,不仅仅是收集的脑电数据有了数量级增长,与之前的脑机接口技术相比,更是有了质的变化。”脑虎科技创始人陶虎说。

据介绍,得益于256导高通量、高质量、高分辨脑电信号和自主开发的通道筛选算法,可快速精准定位脑区,实时高效解码,整体系统延迟小于60毫秒。

受试者不需要动手操作,术后两天实现了“脑控”玩乒乓球和贪吃蛇游戏。经过两周训练,结合脑虎科技自主开发的脑机操作系统,受试者可通过意念使用微信、淘宝、小红书等App,以及实现智能家居和智能轮椅的“脑控”,大大提高了运动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行动能力。

今年12月,脑虎科技联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吴劲松教授团队和上海科技大学李远宁教授团队,开展了国内首例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实时合成汉语言临床试验。

汉语与英语等字母语言截然不同,它是一种以单音节为基石,结合声调和图形符号的复杂语言系统。在汉语的生成过程中,信息转换涉及大脑的多个区域,其复杂性远超其他语言。鉴于此,脑虎科技致力于研究汉语的独特特性,并开发出针对汉语的神经编解码机制及信息处理技术。这些创新技术有望为语言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新的康复途径,帮助他们重建和恢复语言功能。

在最新的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在术后仅7天内便达到了142个常用汉语音节的解码准确率高达71%,这一成绩在单音节解码时延方面更是达到了小于100毫秒的卓越表现,标志着我国在实时汉语言解码技术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受试者不仅成功实现了意念实时合成汉语、驱动数字分身以及与对话AI大模型进行交互等高级功能,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还能通过意念合成语言指令,实现与机器的人机交互,这一突破性进展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布时间:2025-01-15 17:22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