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社区居委会作为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神经末梢”,常常需要处理各种细微而复杂的邻里矛盾。在这些工作中,人情往往成为调解的常用手段,但与此同时,“法律意识”这一原则同样不可或缺,它为解决矛盾提供了更为坚实和公正的保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根据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共同部署,自2024年8月起,长宁区委社会工作部与区法院紧密合作,在全区10个街镇全面开展社区巡回审判工作,以赋能基层治理。此外,还发布了《“彩虹桥”法治工作站发挥巡回审判职能工作指引》,旨在为基层社区减负增效,推动法治建设深入人心。

2024年9月27日,在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活动。借助巡回审判模式,法庭直接设在了居民区,对发生在小区内的一起“高空抛物”事件进行了公开审判。

案件原告为高层楼房的一楼住户,诉状内容显示,原告自2022年迁入小区后多次发现楼上居民向楼下丢弃烟头、泼水、丢垃圾等行为。2024年4月19日,原告花园内亭子被楼上抛投的花瓶砸坏,未出现人身伤亡。报案后派出所无法查明具体抛物单位,原告为维护权益将楼上可能的51家住户及物业公司均诉至法院,要求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长宁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件后,法官付琰当即判断应该开展巡回审判,在居民“家门口”进行审理。由于案件被告人数众多且均是同小区居民,高空抛物也是基层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矛盾,巡回审判能够发挥很好的示范效果和法制宣传效果,起到引领作用。

最终在庭审现场,被告代表承诺今后杜绝高空抛物,双方达成和解。庭审结束后,社区居民代表、小区业委会代表、物业公司代表还在当日共同签署了《武夷花园文明公约》,承诺遵守文明公约内容,共建美好家园。公约中除了“严禁高空抛物”之外,还包括“文明养宠”“楼道不堆物”等多项内容。

实际上,组织巡回审判相较于在法院直接开庭,需要投入更多准备工作,包括挑选场地、派送诉讼文件等,这要求法院与街道居委会间进行多次沟通与紧密协作。尽管如此,这种机制在基层法制宣传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

巡回审判作为一种创新的司法公开形式,无疑是十分有效的。正如付琰所言,巡回审判不仅能够将司法活动直接带到人民群众的身边,实现司法的实时、实地公开,而且它还能让法院更加贴近民众,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通过将那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进行近距离的公开审判,巡回审判有效地提升了居民的法律意识。这种司法公开方式,使得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提前预知法律的规定和应对策略,从而在纠纷发生之前,就能够在司法程序介入之前,通过法律途径提前化解矛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5-01-15 17:2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