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简·雅各布阐述了“以社区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理念,她希望建设出既便于步行与骑行,又具备丰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社区。她坚信,社区的“邻近性”是赋予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

上海市的16个区域各展现出独特的风貌,而各个街道和镇在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时也面临着各自不同的挑战。在推进未来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更加注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创新手段,使社区生活圈的发展更加符合地方特色,并逐步展现出更多个性化的特点。

欧阳路街道的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已超过47%,其“老旧、密集、小巧”的社区特征尤为显著,成为了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居住区。回溯十几年前,位于天宝西路248弄的100米巷道就已成为当地闻名的“养老服务一条街”。近年来,街道积极响应社区改造升级,通过实施“美丽家园”和“美丽街区”项目,将周边的3条道路巧妙地规划成一条U形的便捷生活通道。在此基础上,街道根据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融入了康养健身、就业服务、儿童看护以及游乐等多种服务功能,成功地将这一区域打造成了一个全年龄段都友好的“微笑街区”。

最近,“微笑街区”的老常客李萌芽参加了首届微笑街区生活节,她品尝非遗美食、制作漆扇、观看表演,还和孙子一起参加弄堂运动,不亦乐乎。在街道负责人看来,从老年友好到全龄友好,这是“微笑街区”底气所在。“除了全方位满足老人需求,把孙辈也安顿好了,老人才能真正踏实。”

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样板社区”,曹杨新村街道在完成基本功能覆盖的同时,特色也越发鲜明:第一个工人新村积淀的劳模文化,以及曹杨环浜景观设施的提升,让居民除了宜居,也有精神家园的依托。

在万里街道,4.5公里滨水活力带已成为鲜明特征。万里拥有优质的生态景观底子,在空间规划上,通过贯穿南北的中央绿色轴线、桃浦河—横港河—大场浦高品质蓝色水脉、特色街区及人文布局的完善,打造生态活力社区。

在此基础上,创新“一座一书”“诗风万里”“‘万里观光’灯光艺术季”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点亮艺术空间,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美学圈”,增加了社区的独特魅力。

在上海,凭借丰富的本地资源优势,打造出的独特优势产业正逐渐成为街镇的专属品牌,同时也是增强居民归属感的重要源泉。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专业总工程师钟律指出,未来构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应当从单纯追求“外观的美”转变为追求“内涵的丰富”,并根据不同社区特点、各个层面以及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具体需求,进行精细化的规划与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