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自2024年12月23日起,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对市场进行了两轮深入的集中排查与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在上海全市范围内,共计发现了47家涉嫌经营“俄罗斯商品馆”的店铺。在此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于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几个方面,包括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店铺的标语宣传以及商品的来源和产地等问题。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按规定备案经营的行为,监管部门已依法予以立案调查,并已责令相关店铺暂停营业,以确保市场秩序的规范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部分商家打着“国家馆”的旗号进行宣传,导致消费者误以为其拥有官方身份;还有一些商家虽然俄罗斯进口商品比例不高,却自称是“俄罗斯商品馆”,具有较大的误导性。针对这些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启动了立案调查程序。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已要求此类店铺做好索证索票,确保商品来源合法正规;不同产地商品的分区摆放,确保标识显著消费者可辨别。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持续关注此类店铺的经营情况,加大监管和执法的力度,指导商家规范诚信经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不少俄罗斯商品馆门店播放当下抖音热门的俄语歌,时不时会听到典型的俄语“乌拉”,显眼位置摆放着长面包、套娃以及写有俄语的商品。

近期,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开设了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其中知名品牌如俄比熊、俄品汇等纷纷入驻。这些商品馆的主体大多为国内企业,部分甚至直接以“俄罗斯商品馆”命名。记者在广州走访了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发现馆内商品产地涵盖了我国、越南、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尽管如此,店员们表示,90%的商品实际上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 据了解,一些品牌招商部的工作人员透露,香肠、面包等品类在国内企业中采用了俄罗斯的工艺技术进行生产。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加盟商的综合毛利率可以达到50%。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俄罗斯商品在我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也反映出国内企业对于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的积极态度。

一位律师向记者透露,若俄罗斯特色商店在商品标签上明确标注“俄罗斯进口”或宣称“原产地直供”,然而实际上商品为国产或产地与宣传不符,从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发布时间:2025-01-16 08:3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