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上海证券报记者经过对公告的细致梳理,发现我国企业自身的并购重组交易呈现出持续回暖的趋势。具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60家上市公司首次对外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信息,这一数字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22.45%;此外,还有15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最新的重大资产重组进展情况,同比增长高达74.16%。在审核环节方面,截至三季度末,今年上交所新受理的项目从受理到过会,以及从过会到注册的平均用时分别为64天和19天,与2023年新受理项目的121天和39天相比,时间明显缩短,显示出我国并购重组审核效率的提升。

开源证券指出,得益于预案数量大幅增加、审核流程效率的明显提高以及并购案例的不断突破创新等多重因素的积极推动,并购重组市场正呈现出日益活跃的态势,预计将迎来一轮新的、高质量的产业并购高潮。

从近期案例来看,并购重组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硬科技”企业并购活跃。芯联集成披露重组预案,成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首单收购未盈利资产的方案;捷捷微电整合芯片设计和晶圆制造资源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中航电测收购成飞集团注入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向“新”而行,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央国企重组频现。中国船舶拟吸并中国重工,打造船舶第一股;华电国际拟购买华电集团多项发电资产,优化能源业务结构……央国企用好并购手段把握战略时机,助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创新型”并购不断涌现。跨界并购方面,百傲化学拟跨界并购半导体设备公司;双成药业拟并购奥拉股份,跨界芯片领域;四川双马拟控股深圳健元,跨界进入多肽原料药赛道……此外,还出现了“蛇吞象”“类借壳”“A吃H”等案例,比如,光智科技拟收购先导电科,汉嘉设计拟收购伏泰科技51%的股权,美埃科技拟收购港股公司捷芯隆并将其私有化等。

业内专家指出,在当前的政策周期背景下,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还能推动产业的升级和产能的优化出清,同时对于市值管理和股权财政的健康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并购重组,企业有潜力开辟新的增长路径,优化自身的经营效率,整合优质的资源,进而推动产业链的全面升级。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并购重组的作用尤为显著,它能够促进企业间的纵向整合,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