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推出2024奉贤新城“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为贤城献一策”有奖征集活动
近期,生活在奉贤的广大市民纷纷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不知从何时起,社区食堂的午间供应时间被大大延长,方便了更多人的用餐需求。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更是实行了24小时全天候开放,为辛勤工作的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此外,奉贤图书馆新增了“深夜书房”服务,让市民在夜晚也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社区卫生中心的服务也更加人性化,不仅增设了限时“夜门诊”,方便市民夜间就医,洗手间还特别增设了儿童便池,为带孩子的家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街头巷尾,身穿紫色工作服的山姆配送小哥身影频繁出现,为市民带来更快捷的配送服务。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正环路这条早晚高峰期必堵的上班路,最近增设了一条疏堵的右转专用道,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此外,各类就业招聘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增多,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这些变化无疑让奉贤这座城市的居民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变化,实际上都源自同一个强大的驱动力——“新城好点子”民众建议征集活动。每一次的改进,都源于市民们“金点子”的智慧结晶,犹如结出的丰硕果实。
今年7月,奉贤区隆重推出了2024年度奉贤新城的“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为贤城献一策”有奖征集活动。该活动旨在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对城市规划发展和市民生活各领域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活动期间,共设置了超过200个“好点子”奖项,其中最高奖项的奖金高达3万元,以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为期一个月的征集活动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共收集到了超过1.8万条来自社会各界的人民建议,展现了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的热情和智慧。
近日,从奉贤区新城发展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好点子”的评审工作已接近尾声。这场跨度3个多月的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如何激起全民参与的热情?又如何让城市与人民实现“双向奔赴”?
800条,这是往年奉贤人民建议征集办一年的征集总量;18202条,这是“好点子”活动一个月的征集总量。参与人数多、人群范围广,是本次“好点子”活动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我是一名集卡司机,夜里跑长途没地方休息,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能否延长开放时间?”“我今年一年级,在外面上洗手间时,发现许多便池位置太高了,儿童不太方便。”“我注意到奉贤许多乡村公交线路日常乘客极少,政府可以考虑定制公交,节约成本。”“奉贤新城通江达海,能否开辟一条水上巴士线路,既作为市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同时兼具文旅观光价值?”“我家门口的红绿灯时长设置不合理,建议延长绿灯时间。”“最近低空经济很热,奉贤也可朝这方面布局产业。”……
奉贤新城发展办主任范华兵告诉记者,本次“好点子”人民建议征集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奉贤新城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民生事业、道路交通、生态环境、地标场馆等六方面,旨在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民的真实感受和诉求为基准,作为改进城市服务和规划管理的重要标尺。
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下,全民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仔细梳理这份“好点子”清单时,会发现其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简短精悍、一语中的的灵感迸发,也有经过深思熟虑、条理清晰的深入论证。清单上既有关注“家门口”那些看似琐碎实则重要的日常小事,也有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宏伟蓝图规划。 在提出这些建议的背后,汇聚了来自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声音。既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奉贤本地居民,也有刚刚安家于此的新奉贤人。他们中既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社区的基层干部,也有退休的老党员们,还有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和公交司机。此外,这份清单还囊括了从中小学生到大学生,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教授们。正是这样多元而广泛的参与,让这份“好点子”清单更加充实和有价值。
据了解,为了广泛激发全社会的参与热情,确保“一老一小”群体也能积极参与其中,该项目在策划阶段就明确提出了一个原则:对于入围评选的优秀创意,我们并不设置任何门槛,也不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同时,我们采用了大众评审和盲审相结合的方式,任何对项目感兴趣并愿意贡献智慧的市民,都有机会报名成为初筛环节的评委。因此,不论建议的发起者是稚气未脱的小学生还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不论建议的字数多少、是否有详尽的可行性论证,只要创意“有意义、有价值、有启发性”,就有机会被评为“好点子”。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评价权交给了广大市民,真正实现了“汇民意、聚民智”的目标,让每一个有创意的声音都能得到尊重和认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永生大楼综合改造举行启动仪式 将通过城市更新升级为外滩界服务式人才公寓
- 2.奉贤区推出2024奉贤新城“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为贤城献一策”有奖征集活动
- 3.海内外专家就科学教育如何启蒙、科技“她”力量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进行热议
- 4.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少年代表与诺贝尔奖等国际科学大奖得主相聚一堂
- 5.100名“Sci-Ter(科学青少年)来到临港滴水湖畔与科学大咖现场交流
- 6.上海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面向全球颁发 影响力正稳步提升
- 7.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出现在本届论坛青年科学家大会
- 8.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让“中国声音”在国际主流科学界愈发清晰
- 9.我国高度重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逐渐迎来复苏
- 10.2024年二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6.17万家 获贷率46.8%
- 11.截至今年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2.02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 12.经历短暂停牌的恒大汽车正式复牌 开盘后股价一度下跌超28%
- 13.截至三季度末 今年以来共60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 14.并购重组政策加速出台 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 15.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视觉艺术项目拉开帷幕
- 16.2024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秋之韵”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上演
- 17.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化工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18亿元 同比增长8.3%
- 18.沪苏湖高铁进入联调联试的最后阶段 为线路开通运营做最后冲刺
- 19.上海书城福州路店迎来焕新重开后的第一个“生日”
- 20.今年1-9月在沪金融市场的交易额超过2633万亿元 同比增长3.4%
- 21.外资餐饮零售品牌接连在沪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 持续开出新店
- 22.柬埔寨国家航空加速推进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 23.杨浦滨江项目施工现场 D塔楼主体结构高度成功突破100米
- 24.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 同比微增0.03%
- 25.上海提出“六域、八脉、十二意象”的乡村风貌空间格局
- 26.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迎来建院140周年
- 27.佳通日清食品厂旧址正生长出一座花园城市地标 迸发出新的能量
- 28.上海地铁9号线的乘客不用出站 就能实现与机场联络线的无缝换乘
- 29.今年1-9月份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496.7万辆 已超2023年全年总量
- 30.不要盲目购买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过量摄入或影响健康
- 31.至少15%的普通人会在秋天有抑郁情绪的体验 患上“季节性抑郁”
- 32.“两旧一村”改造的意义早已超越简单的居住条件改善
- 33.徐汇区康健路“红砖楼” 的拆除重建项目刷新了上海旧住房成套改造更新的加速度
- 34.上海交通大学崇明校区项目正式启动 打造世界一流的农科教育新地标
- 35.黄浦区在为老助餐服务方面持续发力 陆续推出30余家老字号长者餐厅
- 36.上海书城焕新归来一周年 近500场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吸引了近3万读者
- 37.康健体育公园变成了全开放的体育公园 拥有10多项功能设施
- 38.美丽街区项目全面改善街区环境 焕新街区风貌
- 39.上海黄浦区核心区域的外滩壹号院二期三批次开盘 158套房源当日售罄
- 40.上海妇女用品商店的焕新回归 演变为国内首个聚焦女性社群视角的新型线下空间